为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2025年3月16日至17日,黎川县潘育群、王燕名师工作室和婺源县齐德龙名师工作室联合举办的跨区域教研活动在婺源县紫阳第五小学顺利开展。
3月16日下午,三个工作室主持人和成员围绕工作室的建设、活动的开展等方面进行了经验分享与交流。
3月17日上午场:示范课堂彰显思维魅力
活动首环节聚焦课堂实践,三节精品课例以差异化设计展现数学教学新样态。
《小数的认识》从“分一分、画一画、数一数”中探索数学本质
吴全红老师以“航空发动机机匣的长度”为切入点,让学生动手分一分、画一画,感悟小数产生的必要性,并巧妙引导学生在不断细分的过程中深化小数的意义和小数位值的理解,帮助学生构建小数与整数的关联,让抽象的数学概念“落地生根”,发展学生的数感。
《认识圆》从车轮到宇宙的完美图形
杨志玲老师以“古车中的数学”开启探索之旅,课堂中唤醒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基础,通过小组合作,选用回形针、橡皮筋、尺子、圆规等工具尝试画圆,并引导学生在不断地观察、思考、交流与反思中体验圆的特征,解决“车轮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空间观念和应用意识。
《鸡兔同笼》数学思维玩转古代名题
欧阳丽芬老师以《孙子算经》中的经典问题为例,放手让学生用列表法、画图法、假设法等不同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验证反思中经历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更让学生体验到殊途同归的数学思维之美,发展了逻辑推理能力和模型意识。
3月17日下午场:专题讲座赋能教学创新
午后三场主题报告紧扣课改热点,理论结合案例引发深度思考。
《在综合与实践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主讲:王燕工作室—王燕)
综合与实践领域内容的主要变化:一个是学科内部,学科内部与之前不同的是纳入了部分新知识的学习;另一个是学科外部,增加了跨学科学习内容。体现在不仅是学科内部几个领域的融合,同时我们把学科内容思维方式等进行有机融合。
《核心素养视阈下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主讲:潘育群工作室—潘佩玲)
从小学运算能力的现状、运算能力的内涵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三个方面,阐述了对运算能力培养的一些个人浅显看法。教学是一项需要耐心和长期投入的艺术,对于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更是需要我们数学教师以更多的责任感去关注和推动。
《核心素养下同一内容系列课的设计与实施——以“鸡兔同笼”为例》 (主讲:齐德龙工作室—李云川)
教育的美好,往往就藏在这些经典题目的重新诠释之中。李老师以“鸡兔同笼”这个经典数学问题为例,和大家畅谈如何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设计系列课程,全面覆盖数学核心素养。当我们打破“教会一道题”的局限,转向“培养一类思维”的追求时,数学课堂就会成为孕育核心素养的沃土。
此次联合教研活动以生本课堂研究为主导,以教师专业成长为主线,充分展现了名师团队的教学智慧,更通过“示范+研讨”的立体化模式,共同探讨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工作室成员的教科研能力,也为两地数学教师搭建了深度对话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