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悄然掠过,乐山的天空宛如被水洗过一般,愈发澄澈湛蓝,那纯粹的蓝,似能洗净人心中所有的尘埃。我怀揣着一份悠然与期待,踩着沙沙作响的落叶,缓缓走进东方佛都景区。山门前,几株枫树宛如热情的主人,早已染上一抹醉人的嫣红,与古朴的青砖古刹相互映衬,恰似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美得让人移不开眼。这东方佛都,与乐山大佛一门相通,同属世界双遗产保护范围,在千亩山林间,藏着无数佛教艺术的瑰宝,等待着游人去探寻、去品味。
晨雾还未完全散去,如一层轻柔的薄纱,给整个景区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远远望去,那 170 米的卧佛静静地卧于山间,仿佛与这山川融为一体。它的身上,好似盖了一床绿色的被子,那是大自然赋予的天然植被,让这尊巨佛显得更加安详从容。这尊卧佛,巧妙地利用自然山体延伸雕刻而成,南端刻头,北端刻足,中间保留着自然植被,宛如一位绿被覆盖、安然恬静的释迦牟尼佛,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三面青峰环抱的大佛湾,就像一个天然的怀抱,温柔地将每一位香客拥入其中。
佛国秋深,禅意愈浓。每一片飘落的树叶,都仿佛是一句蕴含深意的禅语;每一块静立的石头,都像是一个自成一方的小世界,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在这充满禅意的氛围中,时间仿佛都变得缓慢起来,让人可以静下心来,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
拾级而上,不经意间,一个洞窟映入眼帘,名曰“万佛洞”。刚一步入其中,一股凉意便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身上的燥热。眼前,51 米的药师佛肃立在那里,宝相庄严,那慈悲的神情,仿佛能洞察世间的一切疾苦,令人顿生敬畏之心。洞内的光线有些昏暗,却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氛围,让人不禁想象着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有多少信徒曾在这里虔诚祈福,又有多少故事被悄然尘封。
地宫深处,一尊高达33米的释迦牟尼坐佛巍然矗立。佛像依天然山石雕刻而成,面容慈悲中带着宁静,双目微垂似在俯瞰众生疾苦。右手掌心向外,似在驱散人间恐惧;左手轻放膝上,传递着内心安定的力量。当阳光从洞顶裂隙洒落,金光沿着佛像轮廓流淌,光影交织间,仿佛能感受到跨越时空的精神洗礼。
这尊世界上最大的洞中坐佛,采用传统摩崖技法雕刻而成。工匠们从顶部向下雕刻,每一凿都关乎整体成败。面部处理尤为精妙——微垂的眼睑在仰视角度恰好与观者形成眼神交流,嘴角的慈悲微笑随光线变化产生微妙差异。衣纹处理更是登峰造极,流畅的线条既符合重力规律,又暗合佛法"顺其自然"的哲理。
午后,阳光斜斜地照在千手观音洞前,观音神态婀娜端详,宛如一位优雅的仙子降临人间,被称为“东方维纳斯”,却又比西洋雕像更多了一分慈悲与温婉。几位老妪手持香烛,虔诚地叩拜着,嘴里喃喃地念叨着家中小儿的平安愿。香火缭绕间,她们脸上的皱纹里仿佛也盛满了岁月的禅意,那是生活的磨砺,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看着她们,我不禁想起自己的家人,心中也默默地为他们祈福,愿他们都能平安健康。
出万佛洞,我看到一对老年夫妇相携而行,在洞门口驻足良久。老翁从怀中取出一个平安符,郑重地挂在洞口的祈福架上,那认真的神情,仿佛在为家人许下最美好的祝愿。老妇微笑不语,只是轻轻握紧了他的手,那双手,或许已经携手走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经历了生活的风风雨雨,但此刻,却依然紧紧相握,传递着无尽的温暖与爱意。这寻常一幕,在金秋的佛都中,显得格外动人,让我感受到了爱情的长久与坚韧。
漫步至连心山,这里曾是电影《风云》的取景地,每一处角落都仿佛还残留着电影中的侠骨柔情。拾阶而上,沿途供奉着燃灯佛,那庄严的佛像,仿佛在默默地见证着世间的种种情感。在一处台阶旁,一对年轻情侣正在挂连心锁,锁头上刻着彼此的名字,那是他们爱情的见证。女孩笑靥如花,眼中闪烁着幸福的光芒;男孩目光坚定,仿佛在向世界宣告着对女孩的承诺。“听说在这里结连理,能得到佛祖保佑。”女孩说着,脸上飞起一抹红霞,比秋叶还要娇艳。
降妖池旁,一位母亲带着年幼的孩子静静地观看佛像。那孩子踮起脚尖,好奇地触摸着石刻的纹路,仿佛在通过这触摸,去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母亲轻声讲解着释迦牟尼成佛前降魔的故事,声音温柔而耐心。这尊佛像乃是中国雕塑大师刘开渠先生的作品,被誉为“末尾的庄严”,那精湛的技艺,将佛像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禁感叹大师的鬼斧神工。
夕阳西下,整个东方佛都景区被染成了一片金黄。我登上高处眺望,只见景区内森林覆盖,野趣横生,自然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银杏叶片片金黄,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宛如一只只金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与褚红色的石墙形成鲜明对比,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秋日画卷。远处,传来淡淡的桂花香气,混合着香火的味道,竟是分外和谐,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天色渐暗,景区内的灯笼次第亮起,那一盏盏温暖的灯光,如同夜空中的繁星,照亮了游人前行的道路。这时,圆月已然东升,宛如一个洁白的玉盘,高高地挂在天空。清辉洒在 173 米的卧佛身上,仿佛为佛像披上了一层银纱,让这尊巨佛显得更加神秘而庄严。
一位景区工作人员笑着告诉我,这里四季气候皆宜,尤以秋日最为宜人。说着,他指向远处的金佛殿观景台,“那里是最佳赏月点,许多游客专门来此赏月祈福。”想象着在那观景台上,明月高悬,游人们或凭栏远眺,或低声交谈,或默默许愿,那该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啊!
下山时,山门两侧的银杏已泛淡黄,宛如两把巨大的金色扇子,为景区增添了几分华丽的气息。树下,小贩正在叫卖本地特色的跷脚牛肉和钵钵鸡,那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我要了一碗豆花米粉,坐在石凳上慢慢品尝。米粉爽滑可口,豆花鲜嫩细腻,再加上那独特的调料,味道十分美妙。在这品尝美食的间隙,我忽然觉得,东方佛都的秋意,不仅仅存在于那高大的佛像之间、庄严的殿宇之中,也藏在这人间烟火里。那热气腾腾的美食,那小贩热情的叫卖声,那游客们满足的笑容,都让这秋意变得更加温暖而真实。
今夜月色如水,佛都秋色如画。这里既有千年不变的禅意,让人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净土;也有众生百态的心愿,每一个心愿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金秋佛都,果然是最美的赏月之地、祈福之地、庆生之地、许愿之地、结连理之地。而这一切美,都在不知不觉中,化作每个人心中最美的精神归宿,让我们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安宁与温暖。(中视文旅)
背靠乐山大佛,隐匿着一处佛都秘境,此乃素有“东方卢浮宫”及“中国第五大石窟群”之称的东方佛都。此地不单是承载千年佛教文化的一方圣土,更是自然与人文和谐交融的绝妙画卷。于此,每一尊佛像皆散发着静谧且深邃的美学华彩;每一片石刻皆叙说着智慧与慈悲的古老传奇。故而,东方佛都凭借其独有的美学韵味与精神内蕴,成为国内唯一获誉“美学圣境”的文旅景区。中国报道《中国实践》智库融媒特此推出《探秘“美学圣境” 走进东方佛都》系列报道,深度开掘东方佛都所包蕴的佛教文化、自然风光、美学价值以及精神内涵,揭示其传承与创新并驱的不懈努力。诚邀您一道踏入东方佛都,探寻美学奇迹,唤醒初心智慧,觅得内心的平和与喜悦。(中实智库)
编辑:秦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