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有些地方,光是念起名字,就带着诗意,珂里湾于我,便是这样的存在。
珂里古镇位于湖北省洪湖市老湾回族乡集镇北约三公里处,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民族风情的明清古镇 。珂里是老湾回族乡散居少数民族村之一,老湾回族乡亦是长江中下游唯一的回汉混居的少数民族乡,至今保留着原始淳朴的回族风情。
珂里古镇在明朝时期因杨柳河环绕,连通内荆河、长江、洪湖,商船可上荆州、下汉口,通达江汉平原各地,水路交通发达,位列沔阳五大村镇之一,有“小汉口”的美誉。民国初、中期,古镇商贾云集,人文荟萃,百业俱兴。
我总说不清,是从哪一刻爱上珂里的。或许是清晨杨柳河上飘起的第一缕雾,或许是青石板路硌着鞋底的微痒,又或许是巷口老人摇着蒲扇,递来的那半颗刚剥好的莲蓬——这座洪湖边的古镇,没有惊艳的名头,却用最细碎的温柔,把我的心牢牢拴住。
秋日清晨金风送爽,我踏着“风轻轻的吹,歌轻轻的唱,梦里水乡,思念长啊长……”这悦耳动听的歌声又一次慕名而至古镇珂里,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那蜿蜒的杨柳河,河水悠悠流淌,似是在轻吟着古镇千年的岁月变迁。
杨柳河是珂里古镇的魂,一湾碧水淌过岁月,每道波纹里都裹着诗的意趣。河畔的古街,青石板路宽敞平坦,每一块石板都承载着历史的印记,它们曾见证过昔日珂里作为繁华市镇时的人来人往。
古镇的魂,绕着杨柳河。河水不疾不徐,映着岸边的粉墙黛瓦,把江汉平原民居的飞檐、墙头的绿藤都揉进水里,成了流动的水墨。偶有乌篷船荡过,木桨轻点水面,溅起的碎光落在船舷,像给诗句添了灵动的注脚;河风拂过,岸边杨柳枝垂进水里,梢头的新绿搅乱倒影,又很快被流水抚平,这般动静相宜,恰是“船在水中游,人在画中坐”的鲜活写照。
它的诗韵,藏在蜿蜒的形态里。一泓碧水悠悠,两岸杨柳依依。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鱼市灯火人家近,清宁禅寺岁月浓。五码破漕浪淘尽,后湖芳草映花丛,清香随水流飘来。一丝金线吊葫芦,秋来架上有金盆。九九道湾如画卷,百步三桥再相逢。这般天成的画卷,比诗人笔下的意象更动人。
珂里没有浓墨重彩的热闹,却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恬静。它像一本被时光轻轻翻开的书,每一页都写着水乡的温柔,每一处都藏着让人慢下来的魔力——在这里,不必赶行程,只需沿着河边走,听河水潺潺,看老屋静静立着,便懂了“悠悠古镇”四个字的真正含义。
珂里人的母亲河——杨柳河接内荆河由西向东,流经珂里镇,逶迤约4公里,九曲回肠,而后蜿蜒向东,流淌至琢头沟村东岸,又回归内荆河。若是循着水声漫步,能听见河水拍击古码头石阶的轻响,仿佛旧时船工的号子还在岸边回荡,又似鱼市的灯火仍在水中闪烁——这般静谧里藏着烟火气的夜景,无需刻意寻诗,只需静静听、慢慢看,便觉诗意自水中漫上来,裹着古镇的温柔,漫进人心。
正午的阳光烈了些,清波里的光影也变得热闹。村里的老人搬着竹椅坐在柳荫下,手里摇着蒲扇,看着孩子们在河边追着飘远的柳花;偶尔有小船划过,船头推开的清波层层叠叠,把两岸的古街、酒坊、豆腐坊的影子都揉成了流动的画。船娘的歌声顺着水波飘来,和岸边的蝉鸣、鸟叫混在一起,成了古镇最鲜活的调子。
等到暮色漫上来,杨柳河的清波换了模样。岸边的灯笼亮了,暖黄的光映在水里,成了一串晃动的星子。古码头的石阶上,有人在洗着新鲜的蔬菜,水声哗啦,和远处传来的饭香缠在一起。这时的清波好像慢了下来,载着古镇一天的喧嚣,缓缓流向夜色深处,只留下柳影婆娑和水面上偶尔泛起的、细碎的涟漪。夜里的杨柳河,诗味更浓,月色洒在河面,把碧水染成银带,岸边灯笼的光映在水里,成了点点星火。
杨柳河环绕珂里村,河水悠悠,两岸景色优美 。每年端午赛龙舟时,河道上龙舟竞渡,选手们奋力划桨,一条条龙舟如离弦之箭,飞溅的浪花、咚咚的鼓声和岸上观众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热闹非凡的画面,展现 “同舟共济” 的协作精神。近年来,珂里村以 “党建 + 旅游” 为引擎,将龙舟赛作为文旅融合的核心项目,通过农民龙舟赛、民俗展演等形式,吸引游客体验水乡风情。
我爱珂里的水。是杨柳河的水,不慌不忙地绕着镇子转,把粉墙黛瓦都映成流动的画。清晨雾没散时,河水裹着水汽,乌篷船从雾里钻出来,木桨划水的声音轻得像怕吵醒古镇;正午太阳足了,水面闪着碎金,河边偶有洗衣的村妇用棒槌捶打衣裳,声响顺着水流飘远,又被风吹回来,成了最软的背景音。我总爱坐在河埠头的石阶上,把脚伸进水里,看小鱼从脚边游过,听河水拍着石阶说悄悄话——这水是活的,是珂里的魂,藏着古镇所有的温柔。
我爱珂里的路。是铺了不知多少年的青石板路,被一代代人的脚磨得发亮,缝里还藏着去年的青苔。沿着路走,两旁的老房子都低着头,飞檐上的瓦片沾着灰,木门上的铜环包了浆,偶尔有哪家的猫从门槛上跳下来,蹭着我的裤腿走过。可我偏爱这份静——走在这样的路上,仿佛每一步都踩着时光,能听见过去的故事,也能慢下来感受当下的安稳。
珂里杨柳河的水,是流淌的碧玉,澄澈得能映出岸边杨柳的每一缕绿丝,连水底游弋的鱼虾都成了灵动的景致。
它不似江河那般汹涌,只以温柔的姿态浸过河滩,潺潺水声是最清越的乡音,淌过晨雾、漫过暮色,把珂里的时光都浸润得格外舒缓。春日里,柳丝垂落河面,水光与绿意缠绵;秋日时,岸边芦花轻舞,流水又载着细碎的光影缓缓前行,每一段波纹里,都藏着珂里最动人的诗意。
作者简介:王明舫(逆耕),湖北省洪湖市人,回族。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退休干部。有近700余篇新闻作品、纪实文学、散文在《学习月刊》《民族大家庭》《湖北日报》《人民日报客户端》《光明日报网》等媒体刊发。代表作长篇通讯《楚龙起舞》被选入《群星谱》用中、日、英、法、德等五国文字出版,纪实文学《壮美史诗新卷》在《人民新闻网》刊发、并荣获2021年荆州市作家协会 “峥嵘岁月红心向党”文学作品征文大赛优秀奖。
编辑:秦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