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实网——中国实践智库官方融媒矩阵主网站
滚动新闻

中视文旅

揭秘独步天下的东方佛都摩崖造像术

浏览:28504次 发布时间:2025-09-21 21:52:46

乐山凌云山脉的丹霞岩壁间,东方佛都摩崖造像以 “独步天下” 的技艺,让失传数百年的唐宋摩崖造像精髓重获新生。它既非简单复刻古石窟,也不同于常规宗教造像,而是在自然适配、技艺精度、文化融合上形成独家范式,堪称 “天下无二” 的当代造像奇迹。

62e07c8dd1d171ba5c2ff309905925bd_3ba0c695fb59043032db530c84b4be10_1440w.jpg

千年技艺,失传与重生

摩崖造像的历史,紧随着佛教东传的脚步。这种在原山崖上直接雕刻成佛的技艺,经历了隋唐的蓬勃发展,在宋代达到艺术造诣的巅峰。然而,随着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格局的改变以及佛教信仰热度的下降,摩崖造像技艺逐渐走向衰落,最终失传长达200年之久。

直到1994年,东方佛都的出现,照亮了这片承载千年佛文化的土地。与之相邻、同处世界双遗产保护范围的东方佛都,以 “一山藏万佛,万佛照东方”的壮丽胜境,弥补了乐山大佛周边缺乏石窟群的缺憾。

东方佛都邀请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的专家教授主持工程,集结了一批来自艺术界和民间的能工巧匠。艺术家们对传统技艺的传承有着近乎苛刻的执着。他们深入研究古代工匠使用的凿子、锤子、錾子等工具的形制与使用方法,严格按照古法进行雕刻。每一次敲击、每一道刻痕,都是对古代工匠精神的崇高致敬,力求原汁原味地传承摩崖造像技艺。

选址规划:依山取势

东方佛都依托凌云山脉丹霞岩,岩石坚硬无缝,为造像提供优质素材。规划以乐山大佛为核心,依山体走势、纹理设计造像,力求与自然浑然一体。如 “万佛洞” 借弧形崖壁,排布数千小佛,营造万千佛国景象。

药师佛大殿选在垂直崖壁处,岩石密度高、无裂隙,可承载大型造像,且面朝东南,晨阳斜照,契合药师佛 “传光明” 的寓意。四大天王殿位于山体转折处,L 形崖壁恰能分刻四尊天王像,形成 “守护山门” 格局,强化象征意义。

雕刻工艺:精准极致

造像以传统锤、钻为工具,需一次成像,容错率极低。匠人雕刻前需熟稔细节,下锤精准。佛像面部是重点,如药师佛(高 51 米),先以粗锤定轮廓,再用细钻琢眉眼:眉弓弧线柔和,“水波眼” 眼睑圆润,瞳孔留凸面模拟光效,眼神温润。南方增长天王的 “青锋剑”,需刻出笔直中线与均匀剑刃,匠人蹲崖作业,确保 “锋芒暗藏”。

比例把控是难点,古代靠经验,如今会用仪器辅助。匠人先做小样推敲比例,大型造像分层雕刻。四大天王(均高9米),东侧持国天王与西侧广目天王呈 15 度侧立,避免拥挤;北方多闻天王 “宝伞” 依 “二十四根伞骨” 规制,线条随岩石纹理,宛若自然生长。

团队查典籍、访专家,掌握传统彩绘技艺,用石青、朱砂等天然矿物颜料,耐腐且鲜艳。

药师佛袈裟用 “三彩叠晕”:赭石打底,中层石青渐变显褶皱,表层金箔饰衣纹,层次丰富,契合 “琉璃光佛” 形象。四大天王铠甲依性格配色:持国天王朱砂配石黄显慈悲,增长天王石绿勾墨线显威严;护心镜绘云纹,“游丝描” 细线条添细节。

融合创新:古今交融

东方佛都的代表作品令人叹为观止。170米巨型卧佛以大足石刻为雏形,利用自然山体延伸雕琢而成。

在万佛洞地宫中,高达51米的药师佛巍然矗立,以“世界最高洞中站佛”的雄姿,成为佛教艺术与自然奇观交融的典范。

同样在万佛洞中,通高33米的释迦牟尼坐佛是世界最大的洞中坐像,在原石上直接雕刻而成,是世上最宏大的山中佛。

造像兼顾传统与创新。药师佛手部融西方写实,“施与愿印” 参照人体解剖,刻出关节、肌肉纹路,又保留 “手掌饱满” 的传统审美。

四大天王殿优化铠甲纹样,将繁复卷草纹改为简约几何纹,符合现代审美;增设智能灯光,白天漫射光显彩绘,夜晚射灯照造像,赋予动态美感。

东方佛都摩崖造像术,以匠心传承文化,用创新焕发生机,让传统艺术在当代熠熠生辉。(中视文旅)

编辑:秦正

版权声明:凡标注来源为中国实践的文章、图片、视频等内容均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实践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实践网”。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底部g1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中实网——中国实践智库官方融媒矩阵主网站

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二号院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879602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