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实网——中国实践智库官方融媒矩阵主网站
滚动新闻

中国之治

基层治理实践录:汝南处级干部接访:十年如何架起 “民心桥”

浏览:16099次 发布时间:2025-08-01 16:12:13

在基层社会治理的复杂棋局中,信访工作是洞察民生疾苦、破解治理难题的关键落子。近十年来,河南省汝南县积极探索创新,构建并深化处级干部接访常态化制度,从被动应考到主动解题,构建起 “干部在线、民意直通、矛盾快解” 的社会治理生态,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基层治理实践路径,为维护社会稳定、增进民生福祉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可感、可触的“汝南实践样本”。

从 “破局” 到 “深耕” 的治理觉醒

回望十年前,传统信访模式陷入 “被动接访 — 矛盾激化 — 事后补救” 的循环,群众诉求难以及时回应,基层治理陷入 “按下葫芦浮起瓢” 的困局。2016 年,汝南县以 “三级书记接访” 为切口破局,时任县委书记彭宾昌提出 “三个亲自” 工作法,即县、乡、村三级书记亲自研判、亲自接访、亲自处访,将领导干部从 “幕后协调” 推至 “前台解题”,开启了从 “零散应对” 到 “制度深耕” 的转型。这一觉醒,本质是对 “治理为了人民” 的深刻回归 —— 让干部走出办公室,站到群众对面,把信访窗口变成洞察民生的 “瞭望塔”。

这一开创性举措成为汝南县处级干部接访常态化制度的开端。从最初的尝试,到逐步构建起一套涵盖接访、处访、督办等环节的较为完善的体系,汝南县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制度日益成熟。

“每日在线” 重塑治理逻辑

每日一名处级领导接访,是汝南县处级干部接访常态化制度的一大亮点。通过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多渠道,汝南县提前公布接访日期和接访领导信息,将接访工作完全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在接访日,全县各单位一把手分别与相关处级领导同步开展接处访工作,确保信访人信息登记后,必能见到接访领导、递交的信访件必定得到批办、反映的信访问题必定有答复。


接访结束后,接访县领导立即主持召开信访问题集中交办会,对当日未办结案件进行逐案交办,并明确办理时限,由县委督查室和县委群工部联合跟踪督查,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工作闭环。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信访工作的效率,更增强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例如,在涉及某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访案件中,群众反映社区道路坑洼、路灯损坏等问题,接访的处级领导当即协调相关部门,在交办会上明确责任主体和解决时限。在后续的跟踪督查下,短短几周内,社区道路得到修缮,路灯也重新亮起,切实解决了群众的生活难题。

(图片来源:汝南发布)

书记接访与 “汝南解法”

县委书记杜娟的接访工作,为全县处级干部树立了榜样。在一次接访中,一位村民因土地流转纠纷问题前来反映情况。该村民所在村庄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由于合同条款不清晰以及部分企业违规操作,导致村民的土地权益受到损害。杜鹃书记耐心倾听村民的诉求,详细记录相关信息,并当场表态会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深入调查此事。


随后,杜鹃书记亲自带领工作专班,深入村庄实地调研,走访村民、查阅合同、与涉事企业沟通协商。经过多轮艰苦的谈判和协调,最终促使企业重新修订合同,保障了村民的合法权益,成功化解了这起持续多年的土地流转纠纷。这一案例不仅展现了县委书记对群众诉求的高度重视,更体现了汝南县在解决信访问题上的决心和能力。通过领导带头,极大地增强了群众对政府解决问题的信心,也为其他处级干部接访工作提供了生动的实践范例。

以 “干部在线” 激活基层善治

汝南县处级干部接访常态化制度实现了社会治理理念的重大转变,从传统的被动应对信访问题,转变为主动出击,提前排查和化解矛盾。通过 “月例会、周研判” 制度,县委书记亲自挂帅,对信访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排查,提前预警通报潜在的矛盾隐患,将大量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这种主动治理的方式,有效减少了矛盾的积累和激化,降低了社会治理的成本,提升了治理的前瞻性和精准性。

在接访工作中,汝南县将县委群工部、维稳办、司法救助中心、县委法律顾问服务中心等多部门集中办公,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同时,开设律师接访窗口,引入公益律师和法律顾问陪同接访,为群众提供专业的法律支持。这种多元协同的模式,整合了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各方资源,强化了对复杂信访问题的处理能力,为群众提供了更全面、更专业的服务,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效果。

处级干部作为 “关键少数”,在接访工作中切实承担起责任,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每日接访制度确保了处级干部直接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群众呼声,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明确责任主体和工作流程,将信访问题的解决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形成了层层负责、人人担当的工作局面。这种责任落实机制,增强了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提高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汝南县通过信息公开、及时回应等方式,积极引导公众参与信访工作。提前公布接访信息,让群众能够有计划地反映问题;对网络舆情中的热点问题和民众关切,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准确地回应民众疑问。这种做法不仅满足了群众的知情权,更增进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信任。群众在参与信访过程中,感受到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从而更加积极地支持和配合政府的工作,凝聚起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

接访制度背后的 “治理密码”

作为记录者与观察者,我们看到汝南县接访制度的深层价值,在于重塑干群关系的 “信任坐标系”:当干部放下身段、坐在群众对面,“信访” 就不再是冰冷的流程,而是干群双向奔赴的 “连心桥”。这种 “干部在线” 的坚守,本质是对 “人民至上” 的践行 —— 用十年时间证明,基层治理的关键,在于让 “关键少数” 始终站在群众身边,把 “为人民服务” 从理念转化为 “看得见、摸得着” 的日常。


未来,期待汝南县继续深耕接访制度,在数字化升级、群众参与深化、跨域协同探索中再拓新局,也盼更多地方从 “汝南实践” 中汲取灵感,以 “干部在线” 激活基层善治,让信访窗口成为展现治理温度与效能的 “民心窗口”,共同书写新时代基层治理的生动答卷。(作者:中国报道中国实践融媒主编、中国社会治理与法治现代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秦前松)

image.png

编辑:楚予

版权声明:凡标注来源为中国实践的文章、图片、视频等内容均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实践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实践网”。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底部g1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中实网——中国实践智库官方融媒矩阵主网站

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二号院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879602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