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原乡,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民俗风情,是亿万国人的情感寄托,更是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为深入记录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视新媒体携手多家央媒平台及顶尖智库专家团队,重磅启动《乡村实践录》融媒专题。专题组将深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全方位聚焦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文化传承与生态环境、人才的培育与引进,深度挖掘乡村文明实践的创新模式,积极探索乡村治理的新路径。本专题借助多种媒体形式,真实记录各地乡村的生动实践与积极探索,深度挖掘具有代表性的鲜活案例。旨在为各地乡村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与借鉴,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专题总策划:秦前松)
2月9日,记者来到上蔡县蔡沟镇林堂村,文化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新春恳谈会吸引了近200名父老乡亲前来畅所欲言,甚至邻村群众也来此围观。
前来参会的返乡创业有成人士、上蔡县银平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朱银平,在发言时“现场招工”,为自家企业做足了宣传。
朱银平告诉记者,借助村里恳谈会的“金字招牌”,短短一会的时间,她就与6户农户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自从实行村情恳谈会以来,会场设在哪里,哪里就是全村最热闹的地方。”林堂村党支部书记张战峰告诉记者,通过村情恳谈会议定,村里新修了村组巷道,翻修了沟渠,合作社规模持续扩大,后续还将安装太阳能路灯,栽种景观树,设立文明公约、村规民约宣传展板,这些举措,都来自群众意愿。
听民声、聚民智的村情恳谈会,不仅增强了林堂村村民的凝聚力,也成了全县基层共建共治成效的生动展示。
2024年,林堂村在全县率先实行村情恳谈会制度,不论是村委大院,还是房前屋后,甚至是田间地头,不定时间、不定地点,大家有坐有站,没有官腔,畅所欲言,通过一次次闲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林堂村历史悠久,古为“来安寨”,以土地肥沃,粮食高产闻名,且文旅资源丰富,现仍有雷音寺、来安寨遗址、张氏祠堂等古迹留存。
今年1月,为发展文旅产业,让“粮仓”更丰产,一场恳谈会开到了村委会议室。
村里“五老”人员、种粮大户、乡贤、村民代表纷纷参加,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发言踊跃。
长期在外的文化名人张艳红特地赶回家乡参会,她提出的依托优势打造豫剧团队品牌赢得了大家一致认同。
申报文旅改造项目、发展“乡愁”旅游、提升村内大型农机常备量、将连片土地集中流转建设高标准农田……一条条带着泥土芳香的思考和建议,让到场听取意见的镇干部、专家惊叹:“别看会场不起眼,头脑风暴却提出了发展经济的务实之计。”
提完了意见和问题,群众仍久久不愿散去,应邀参会的蔡沟镇镇长李亭感慨道:“一场恳谈会,架起连心桥。蔡沟镇将认真梳理本次恳谈会与会人员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建议,以乡情为纽带,汇众智、聚合力,将田间地头的‘金点子’逐步实现到惠及民生的‘实举措’,形成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新画卷。”
本期来源:上蔡融媒记者 贾鹏 康向坤
专题统筹:楚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