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殿堂里的奇妙之旅
2025年4月,江西玉山县文成初中的录播教室化身为充满活力的科学实验室。陈俊老师携教师团队,以“动手实践、知行合一”为核心理念,为七八年级的30名学生打造了三场别开生面的科技实践课。从机械传动的精密咬合,到电磁场的魔力旋转,再到太空车的创意驰骋,学生们在沉浸式探索中感受科技魅力,用双手编织科学梦想。
二、课堂亮点:理论与实践的交响曲
1. 齿轮转动科技梦:机械传动的智慧启蒙
在《雷达车组装》课程中,陈俊老师以齿轮、皮带、链条传动原理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深入机械世界的核心。学生们独立组装雷达车,从零件拼接中领悟“传动”的奥义。当一辆辆雷达车在桌面上灵活运转时,抽象的物理公式化作可触可感的科技作品。周建老师感慨:“孩子们不仅学会了传动原理,更懂得了协作与坚持的意义。”
2. 电与磁的共舞:线圈旋转点燃科学热情
“线圈为什么会转起来?”随着陈俊老师的提问,电磁学实验课拉开帷幕。学生们分组搭建简易电磁装置,亲眼见证线圈在磁场中“翩翩起舞”。当第一组实验成功时,教室瞬间沸腾,欢呼声与掌声交织。学生们惊叹道:“原来物理可以这么酷!”
3. 太空车挑战赛:创意与工程的碰撞
最具挑战的《太空车设计与障碍赛》课程中,学生们化身“未来工程师”。他们利用电动机原理,设计出能翻越书本障碍的太空车。有的小组为车辆加装弹跳装置,有的则优化转向结构,创意层出不穷。周杨莉副校长用手机记录下车辆跨越障碍的瞬间,称赞道:“这些作品不仅是科学成果,更是想象力的结晶!”
三、教育理念:让科学“活”起来
文成初中的科技课程始终践行“做中学”的教育哲学:
打破课堂边界:将知识从课本迁移到实验室,用实践验证理论;
激发团队潜能:通过分组协作,培养沟通能力与抗挫精神;
点燃创新火种:鼓励学生突破常规,在试错中寻找解决方案。
陈俊老师表示:“我们希望学生不仅记住公式,更能体验科学探索的快乐,成为问题的解决者而非答案的复述者。”
四、学生心声:科技课堂的成长烙印
“组装雷达车时,齿轮总是对不齐,我们试了十几次才成功!那一刻,我真正理解了‘坚持’的力量。”——八年级同学
“看着线圈转起来的那一刻,我仿佛成了科学家!原来电磁学离我们生活这么近。”——七年级同学
“太空车比赛让我明白,设计不仅要科学,还要有创意。我们的‘跳跃式太空车’拿了最佳创意奖!”——八年级同学
五、未来展望:科技教育的星辰大海
文成初中将持续深耕科技教育,计划引入编程机器人、3D打印等跨学科项目。周杨莉副校长表示:“我们期待通过更多实践平台,让科技教育从课堂走向生活,助力学生成长为未来的创新者。”
在文成初中的科技课堂上,知识不再是静止的文字,而是跃动的火花;学习不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探索的狂欢。这里,每一个齿轮的转动、每一次线圈的旋转、每一辆太空车的飞跃,都在诉说着一个真理:科学因实践而生动,梦想因创新而璀璨!(周杨莉 刘亚凤 廖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