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成立于2018年5月,目前由华东政法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李翔教授担任会长。研究会在市法学会的领导下,在李翔会长的组织以及研究会理事和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创新理念,以“循名责实,明辨个案”为名片,为广大理事和成员搭建平台,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并以高质量的活动证明研究会的价值。2024年,研究会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组织成员深入学习党中央依法治国有关文件,主办、参与承办了多个有影响力的学术品牌活动,研究会成员在教学、科研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一、主要学术活动
1.2024年3月20日,案例法学研究会参与主办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研究基地(上海公益诉讼研究中心)检察公益诉讼立法建议研讨会在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交谊楼举行。
2.2024年3月29日,案例法学研究会与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市法学会司法研究会等联合的主办“《刑法修正案(十二)》司法适用与反腐败立法完善”研讨会在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举行。
3.2024年9月7日,案例法学研究会与华东政法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华东检察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华东政法大学国家安全·明珠论坛”暨“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研讨会”在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举办。
4.2024年9月24日,案例法学研究会与上海公益诉讼研究中心、华东检察研究院、上海市法学会司法研究会联合主办“检察公益诉讼立法专题研讨会”。
5.2024年11月1日,案例法学研究会和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共同举办上海市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司法案例研究基地签约仪式暨“行刑双向衔接专题研讨会”。
6.2024年11月22日,案例法学研究会与华东政法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华东检察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新型犯罪与国家安全”学术研讨会在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举行。
二、主要学术成果
(一)课题研究
1.李睿(成员),负责人,2024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项目“证券违法违规行政监管与刑事治理研究”,立项并完成。
2.郑超(成员),负责人,“利益衡量视野下过失犯的构造问题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号24BFX111。
3.李振林(成员),负责人,“刑法司法解释中的法律拟制现象与功能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24年立项。
4.周庶明(理事)等,负责人,“乡村振兴语境下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路径”,国家信访局2023年度全国信访系统内部理论研究课题,于2024年6月结项。
5.庄绪龙(理事),负责人,“法益恢复研究”,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
6.崔志伟(成员),负责人,“行政犯实质出罪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提交结项。
(二)发表论文(仅列举CSSCI来源期刊)
1.李翔(会长):《新时代国家安全法学论纲》,载《中国法学》2024年第3期。
2.李翔(会长):《刑事案例指导制度统一法律适用的机制完善》,载《东方法学》2024年第1期。
3.李翔(会长):《论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规范构造与实践逻辑》,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
4.李翔(会长):《论我国贿赂犯罪刑罚配置体系性优化》,载《法律适用》2024年第11期。
5.郑超(成员):《一种实质解释的方法——刑事可罚性理论的功能纠偏与再造》,载《当代法学》2024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24年第10期转载)。
6.郑超(成员):《论罪量的归属》,载《法学研究》2024年第2期。
7.张开骏(理事):《个罪法益与构成要件的解释方法》,载《交大法学》2024年第5期。
8.张开骏(理事):《完善轻罪治理体系推进中国法治现代化》,载《人民法院报》2024年9月5日第6版。
9.赵拥军(副秘书长):《商品交易中盗骗交织行为的类型化判定》,载《人民法院报》2024年8月29日第6版。
10.赵拥军(副秘书长):《论刑法分则中罪状的类型化表述与定罪量刑规则》,载《江西社会科学》2024年第7期。
11.赵拥军(副秘书长):《新型网络支付方式下非法取财行为的类型化定性》,载《上海法学研究》2024年第1卷。
12.钱叶六(副会长):《刑事违法的内涵与判断逻辑——基于违法多元论的立场》,载《法学》2024年第7期。
13.钱叶六(副会长):《网络与传统犯罪复合型案件问题探讨》,载《人民检察》2024年第8期。
14.练育强(副会长):《检察公益诉讼法”基本原则确定之思考》,载《中州学刊》2024年第8期。
15.杜宇(成员):《法益修复与功能违法论》,载《中国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
16.柏浪涛(成员):《过失犯的行为不法与注意义务的功能分析》,载《中外法学》2024年第4期。
17.柏浪涛(成员):《我国背信犯罪的教义学阐释——以〈刑法修正案(十二)〉为起点》,载《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4年第2期。
18.孙建伟(成员):《论“数维坦”的法律规训》,载《法律科学》2025年第1期。
19.孙建伟(成员):《数字财产权对传统财产权理论的重构》,载《中国法学》2024年第5期。
20.熊波(成员):《论共犯违法所得处理的责任模式》,载《政治与法律》2024年第7期。
21.熊波(成员):《体育数据的分类分级保护:概念、问题与路径》,载《上海体育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
22.熊波(成员):《不能犯危险判断的理论重塑——从“两分法”到“步骤法”》,载《学术界》2024年第4期。
23.熊波(成员):《数据财产权的分置性理论构造与刑法保护》,载《清华法学》2024年第2期。
24.张勇(成员):《领域法视域下数字信用的犯罪治理》,载《东方法学》(2024年第6期)。
25.张勇(成员):《论气候累积犯的刑法规制》,载《法律科学》2024年第5期。
26.张勇(成员):《数据累积犯的刑法规制》,载《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
27.张勇(成员):《数据交易安全刑事合规的“软法”治理及清单模式》,载《河南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
28.张勇(成员):《监察法视角下企业监察“全覆盖”及反腐合规模式》,载《北方法学》2024年第1期。
29.庄绪龙(理事):《近亲属承诺代为退赔反悔的处置体系》,载《法学家》2024年第1期。
30.焦艳鹏(成员):《污染环境罪的刑事立法变迁与法益识别》,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
31.焦艳鹏(成员):《生活主义刑法观的价值立场与方法构造》,载《环球法律评论》2024年第3期。
32.焦艳鹏(成员):《矿产资源犯罪判断中的法益识别》,载《政治与法律》2024年第2期。
33.焦艳鹏(成员):《论污染环境犯罪多元治理机制构建的关键性问题》,载《政法论丛》2024年第1期。
34.姜涛(成员):《行贿罪从重处罚情节的规范适用——兼论个罪从重处罚情节的功能定位》,载《环球法律评论》2024年第6期。
35.姜涛(成员):《依法律入罪与依法益出罪:犯罪评价的两阶模式》,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24年第5期。
36.姜涛(成员):《论单位犯罪的监督过失》,载《学海》2024年第4期。
37.姜涛(成员):《法院审理阶段合规出罪的模式构建》,载《法学杂志》2024年第4期。
38.姜涛(成员):《“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创新型法学教育的目标、模式与路径》,载《法学教育研究》2024年第2期。
39.倪受彬(成员):《ESG与公司治理新议题——以新公司法“绿色条款”适用为视角》,载《商业经济与管理》(网络首发)。
40.赵运锋(理事):《洗钱罪的保护法益及其规范适用》,载《法学》2024年第6期。
41.陈伟(成员):《事实因果关系的归责功能》,载《政治与法律》2024年第9期。
(三)出版学术专著
1.李睿(成员):《经济刑法专论》,上海社科出版社2024年版。
2.李翔(会长):《推进国家安全体系与能力建设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3.李翔(会长):《网络信息安全监管法治体系建设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三、人才培养
1.李睿(成员),2024年4月,指导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学生参加2024ICC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获全国一等奖,教学类B级成果。
2.李睿(成员),2024年7月,指导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学生参加2024ICC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海牙国际赛段竞赛,获海牙国际赛季军,教学类A级成果。
3.周庶明(理事),2024年3月,《检察机关自侦权的现实难题与解决路径》获《人民检察》“检察侦查理论与实践”征文三等奖。
4.周庶明(理事),2024年11月,《检察机关以高质效履职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涉外法治建设研究》,获《人民检察》“检察机关涉外法治的理论与实践”主题征文活动二等奖。
四、党建工作
1.2024年3月2日,案例法学研究会党员理事线上围绕“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进行教学科研经验交流。
2.2024年7月27日,案例法学研究会党员理事线上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3.2024年9月22日,案例法学研究会党员理事线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五、社会服务
1.2024年3月20日,案例法学研究会参与主办“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研究基地(上海公益诉讼研究中心)检察公益诉讼立法建议研讨会”,李翔会长与会并发表开幕致辞,案例法学研究会多位副会长和理事参会发言。本次会议主要围绕检察公益诉讼立法的难点和争议点,针对某一项或多项立法议题、法条应当如何表述等提出具体的立法建议,并说明理由。
2.2024年3月29日,案例法学研究会参与主办“《刑法修正案(十二)》司法适用与反腐败立法完善”研讨会。李翔会长主持领导致辞环节,案例法学研究会多位副会长和理事参会发言。此次会议主要探讨《刑法修正案(十二)》相关修改在实践中应如何把握并使之具体落地,以及以此次贿赂犯罪修改为契机,进一步思考我国腐败犯罪治理未来的发展方向,完善我国刑法关于腐败犯罪立法体系和刑罚结构。此次会议成果对我国刑法立法和司法实践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六、自身建设
在过去的一年,案例法学研究会努力加强自身建设,杜宇副会长、曹坚理事因领导干部兼职有关规定,经其本人申请,由研究会会长提议和理事会表决,免去上述两同志研究会副会长和理事职务,同时增补余剑同志为上海市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增补朱丹、欧阳昊同志为理事。研究会积极响应市法学会号召,推荐吴思远副教授参加上海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2024年度例行增补并成功入选。
(来源:上海市法学会、东方法学)
《法学年鉴》专题统筹:秦前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