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锵,咚咚锵……”
2月18日上午汝州市人民医院(新四院)门诊楼前传来阵阵热闹的锣鼓声,吸引了许多路人及患者驻足。这么大阵势是为哪般?
1月6日寒冷冬夜,年仅17岁的小妮(化名)在朋友家里,用木炭取暖,密闭温暖的环境使小妮吃完饭看着电视就进入了梦乡。
次日早晨,家人电话始终联系不上,最终在找到小妮时她已经陷入昏迷,呼之不应。
最终引发一氧化碳中毒
距离昨晚已经过去11个小时,汝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紧急接诊后,根据小妮家人的描述和现场的情况,查体后发现小妮属于昏迷状态,手指僵硬,面色苍白,瞳孔散大。
急测碳氧血红蛋白达到了34.1%,属于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病情十分危重,遂转入重症医学科抢救。
病情危重 转入重症监护病房
转入重症医学科后,拍片显示双侧基底节、中脑、双侧脑室旁异常信号,CT检查见大脑皮质有弥漫性神经细胞局部缺血性改变。
在重症医学科综合多项检查会诊后,给予诊断结果:一氧化碳中毒、缺血缺氧性脑病,肺部感染。
一氧化碳中毒、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因一氧化碳气体吸入过多而导致的神经性损伤。吸入的一氧化碳浓毒越高,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
拯救生命 制定严谨治疗方案
重症医学科在主任王辉、主治医师李高丽、护士长王晓峰带领下,立即为小妮做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脱水、脑保护、抗感染等抢救治疗。
主任王辉更是邀请省级专家会诊,定制出严谨的治疗方案和应急备案。
管床医生李高丽无节假日全天候精心治疗,细心体贴照顾促进她早日苏醒。
为了缓解家属的焦虑,护士长王晓峰会发一些小妮照片传给妈妈。
管床护士杨红果,因担心她身上的插管脱落,几乎寸步不离陪在病床旁,下班也比平时推迟了两三个钟头,一遍又一遍给换班护士交代注意事项……
在重症医学科住的第11天,小妮终于苏醒,有了意识,脱离了生命危险。
在13天时,小妮生命体征平稳地被送出重症医学科,接受下一步的治疗。
闯过生命关 又迎康复关
小妮虽然脱离生命危险,但还是存在情感淡漠,记忆显著下降,反应迟钝,痴呆等问题,需要高压氧治疗和康复治疗,促进脑细胞功能和肢体后遗症恢复,于是转入脑外科和康复科继续接受治疗。
鲜花锦旗都太轻!
用敲锣打鼓“广而告之”
表谢“是你们的高超医术和无微关怀,终获医学奇迹,医者仁心在你们身上是一个淋漓尽致的体现。”2月18日上午,小妮、妈妈和家人带上锦旗以及一支铜鼓队来到汝州市人民医院(新四院),在一一拥抱问候医护人员时,妈妈几度哽咽地说道。
“如果仅仅是锦旗,我觉得还是太轻了,必须整出点‘动静’来。”小妮妈妈说,她之所用敲锣打鼓“广而告之”的方式,就是希望让更多汝州市民了解,这是一家有温度的好医院。
面对患者敲锣打鼓送来的锦旗,重症医学科表示他们倍感荣幸,砥砺奋进。接下来,汝州市人民医院将通过多种形式持续提高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和优质护理质量,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秦俊杰 王婉璐 漫志磊)
永葆红色初心,秉持医者初心,彰显文化初心。专题编辑:秦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