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岁月同行,一路风雨,也一路歌。在宜春市袁州区西村镇,有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村小教师——陈少琼。24年里,她以满腔的热情站上讲台,用知识的沉甸注满了学生智慧的星辰大海。
信念如磐,岁月成诗
陈少琼老师从小就怀揣着教育梦想,19岁师范毕业后来到乡村,成为一名村小教师。她深知,知识是改变乡村孩子命运的关键,因此陈老师总是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质量。课堂上,她激情满怀,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她经常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不仅教授课本知识,还关心学生们的身心健康,用她的耐心、爱心为孩子解答疑惑,在24年的教学实践中,陈少琼老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给学生智慧并让他们的人生更美丽。
用爱深耕,繁花灼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师必须热爱学生,这是在教师素质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多年的教育实践使陈少琼老师认识到,教育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关爱学生。热爱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教育。
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工作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教育要因人而异,教育好一个学生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要想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既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教好学生,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塑的。找到更合适的方法,再难的问题也会解决。她们班上有一个男学生,名叫王明明,父母离异,他跟父亲过,但父亲只顾自己玩乐,根本不问他的学习情况,五年级快毕业了,听他数学老师说“一点也不学了,只顾玩。"陈少琼老师就把他叫出来,从他的爱好、家庭谈起。让他没有距离感,最后谈到他的成绩,让他自己找成绩下滑的原因。最后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他的成绩有了很大进步,老师们都为他感到高兴。
栉风沐雨,不易素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陈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凡的成绩。她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孩子们一到学校就会自觉、主动拿出书来读。陈老师每天都会早早地来到学校,为同学们解答一个又一个地疑惑,所以在一次又一次的阶段性检测中她班上的同学各个方面表现都很优秀。面对已取得的成绩,她不会停步,决心把自己的青春和热心无私奉献给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添光加彩。
陈少琼老师扎根乡村24年,不易素心,始终“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她深情地说:在今后的工作中.会不断地完善自己,继续保持教书育人的良好状态,在三尺讲台上潜心耕耘.以春蚕的精神、蜡烛的品格为自己的生命歌唱。 (李叶芝、袁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