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敦煌莫高窟旁的草方格锁住流沙,到千岛湖的 “保水渔业” 滋养碧水;从浙江 “千万工程” 绘就的乡村绿卷,到光伏电站在戈壁升起的 “蓝色朝阳”。这些散落在神州大地的绿色实践,看似独立,实则串联起一条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清晰脉络——从被动治理到主动引领,从单一工程到系统工程,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对立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和谐统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在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道路,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着中国智慧。
为系统解码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记录各地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由中国实践智库融媒中心策划,携手央媒矩阵及国家级出版资源,联合推出的《生态文明实践录》融媒专题即日起正式启动。本专题将以央媒视角,深入挖掘生态治理的地方实践样本,用鲜活案例诠释“两山”理论的深刻内涵与实践力量。
从黄河流域的湿地修复,到长江岸线的生态保护;从东北黑土地的地力培育,到南方红壤的水土保持;从大城市的垃圾分类,到偏远山村的环境整治——中国的生态文明实践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这些实践既有顶层的系统设计,也有基层的积极探索;既有技术的创新突破,也有制度的持续变革;既有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也有生活方式的深刻革命。
我们相信,真正的智慧源于实践,最好的故事来自基层。为此,《生态文明实践录》专题调研活动现面向全国征集“生态文明实践”典型案例和专题共建单位。无论是重大生态工程的创新突破,还是社区乡村的环境治理;无论是企业的绿色转型,还是个人的环保行动;无论是传统生态智慧的现代应用,还是数字技术赋能环境治理的创新探索——只要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都值得我们认真记录和传播。入选案例将通过全媒体平台进行深度报道和广泛传播,成为诠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实践样本。
生态兴则文明兴。在生态文明这一伟大实践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对环境问题的治理,更是一种文明范式的转型,一种发展方式的重塑,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义。让我们共同记录神州大地上那些绿色发展的动人故事,共同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新画卷,共同见证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绿色未来。(中国网)
编辑:楚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