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太原阳曲县6个老旧小区的居民将迎来期盼已久的"家园焕新"——县房地产服务中心启动新一轮改造工程,计划用12个月时间,让650户家庭的居住环境实现从"有的住"到"住得好"的转变。这不仅是阳曲县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一环,更是政府民生哲学最直接的体现: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变成政府的履职清单。
(网络配图)
阳曲,这座太原北部的千年古县,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城乡变迁。行走在阳曲的城乡之间,看到的不仅是拔地而起的建筑和焕然一新的环境,更是住建工程背后深厚的政府民生哲学--一种将人民期盼转化为具体行动,将顶层设计落地为民生实事的治理智慧。
在阳曲县住建局的规划图纸上,最重要的不是地标性建筑,而是群众的"急难愁盼"。"市政道路不平、污水管网老化、供暖不稳,这些都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住建局负责人指着墙上的民生工程分布图说。
两年来,阳曲县投入3.2亿元,改造市政道路2.95公里,更新污水管网7.2公里,热源厂建成投运。这些看似普通的数字背后,是政府"把钱花在刀刃上"的决策哲学--民生投入不是成本,而是对未来最好的投资。
2025年启动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正是这一哲学的延续。改造分基础类与完善类:基础类聚焦设施补短板,包括屋面防水保温、落水管/窗户/楼宇门更换、外墙与楼道粉刷、LED声控灯安装,以及室外路面、供水、雨污水、供热、强弱电、燃气管网改造,同时增设监控、人车分流道闸、垃圾分类点及微型消防站;完善类侧重品质提升,计划改造储藏室、自行车棚,拆建部分围墙,规划停车位与消防通道,增设太阳能路灯和健身器材。
阳曲县相关部门表示,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将充分听取居民意见,确保方案贴合群众实际需求。这种尊重民意的做法,让住建工程不再是冰冷的钢筋水泥,而成为连接党心民心的暖心工程。
在乡村建设中,阳曲县深入学习 “千万工程” 经验,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功打造 5 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区和 26 个先行示范村。大盂镇棘针沟村实施房屋节能保温改造,加装彩钢屋顶和保温板,粉刷真石漆外墙涂层,不仅提升了村民居住的舒适度,还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村里实施上下水改造、道路硬化、农村改厕、“煤改气” 工程、游园建设、绿化建设等,全方位改善农村生活条件。通过村干部、网格员、保洁人员和群众共同参与的 “四级联动” 机制,持续推进环境整治,确保乡村环境常美常新。
从城市到乡村,从基础设施到民生保障,阳曲县的城乡建设不仅改变了城乡面貌,更温暖了群众的心。如今的阳曲县,正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笔,以民生福祉为墨,在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继续书写新的篇章,让更多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共赴幸福生活。(中国实践 秦前松、李播)
编辑: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