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实网——中国实践智库官方融媒矩阵主网站
滚动新闻

中国之治

基层治理实践录丨山西阳曲:党建红与政法蓝,小网格托起大平安

浏览:690次 发布时间:2025-05-11 14:46:33

三晋大地,治理新篇。在山西省委"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号角声中,太原市阳曲县委政法委以"国字号"荣誉为鞭策——这块"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的金字招牌被擦得愈发锃亮。走进今天的阳曲,但见:党建红与政法蓝交相辉映,"枫桥经验"的种子在这片热土上抽枝展叶,长成遮天蔽日的"治理绿荫"。从机关大院到田间地头,从数字驾驶舱到网格员的手写台账,一场以"人民满意"为标尺的基层治理实践正在生动上演。

把“问题清单”变为“幸福账单”

清晨的城东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墙上的“民情地图”闪烁着密密麻麻的标记点。“红色是待办急事,黄色是正在跟进,绿色是已解决。”社区书记王建国的手指划过地图,“上周网格员发现3处危墙隐患,今天施工队就能完成加固。”

这支由32名在职党员、18名退休干部组成的“红网格”队伍,已成为社区的“移动探头”。老党员张翠英的《民情日记》里记录着:4月12日,为独居老人王凤芝代购降压药;5月8日,协调物业疏通下水道堵塞……“我们既是信息员,也是代办员。”说着,她掏出手机展示“阳曲治理”APP——居民拍照上传问题,系统自动派单,处理进度实时可见。

去年汛期前,网格员吴慧茹在走访中发现,老供销社宿舍的旱厕每逢雨天污水倒灌。通过“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住建局三天内拿出改造方案,两周后12户居民用上了冲水厕所。“现在连蚊蝇都少了!”居民李大爷拧开水龙头,笑得眼角的皱纹挤成了一朵花。

“一针一线”织就“平安结”

辛庄村的“网格夜话”正热火朝天。微网格长刘志刚举着手电筒,在小本子上记下村民意见:“灌溉水渠要清淤”“文化广场缺健身器材”……月光下,58个微网格的灯火星星点点,勾勒出乡村治理的“神经脉络”。

这套“三级网格、五级管理”体系,让矛盾化解跑出了加速度。去年秋收时,两户村民因玉米地界争执不下。网格党小组长张红梅带着当年的土地台账赶到地头,用卷尺一量便厘清了界限。“小事不出院,大事不出村”在这里不是口号——村级调委会的调解成功率连续三年保持100%,连荣获三面“枫桥式调委会”锦旗。

从“最后一公里”到“最暖一米”

“开饭喽!”中午11点,辛庄村日间照料中心飘出阵阵饭香。87岁的赵奶奶接过“爱心餐”:烩菜、馒头、小米粥,还配了一碟她最爱的腌辣椒。隔壁活动室里,几个老人正对着大屏幕学剪纸,红纸翻飞间,一幅“福”字渐渐成形。

这种温暖正向外蔓延:

“爱心妈妈”团队:心理咨询师周婷每月为留守儿童上“心灵体操”课,孩子们围坐成圈,把烦恼写进纸飞机抛向远方;

“法治夜市”:司法局干部摆起普法地摊,用“土豆借贷”“玉米纠纷”等乡土案例讲解《民法典》;

“共享工具箱”:东黄水镇村民可扫码借用电钻、梯子等工具,APP显示已减少重复购置费用5万余元。

治理之“笔”绘就幸福“图景”

从旱厕改造的“民生温度”,到网格夜话的“民主亮度”;从“爱心餐”升腾的热气,到“共享工具”传递的信任——阳曲县委政法委用“党建一根针”穿起“治理千条线”,让“枫桥经验”在这片黄土地上绽放出新芽。

正如县委政法委书记武晓俊在全市乡村治理观摩会现场所言:“基层治理不是挂在墙上的蓝图,而是写在百姓脸上的笑容。”这份以匠心雕琢的“阳曲答卷”,正为乡村振兴写下最生动的注脚。(中实智库综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总结推广基层治理创新经验,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周刊特联合中国实践智库推出了《基层治理实践录》融媒体专题,现面向全国各县(市、区)政法系统征集基层治理典型案例,并诚挚邀请相关单位参与联合调研与成果宣传。(专题策划:秦前松)

版权声明:凡标注来源为中国实践的文章、图片、视频等内容均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实践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实践网”。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底部g1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中实网——中国实践智库官方融媒矩阵主网站

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二号院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879602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