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上午,第十一届“法治社会·长江论坛”在扬州会议中心圆满闭幕。会期一天半的时间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形成了共识、贡献了智慧、分享了经验、得到了启示,呈现了一场极富智慧、成果丰硕、增进友谊的学术盛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齐文远教授主持闭幕式。
扬州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院长蔡宝刚教授宣读第十一届“法治社会•长江论坛”征集论文的评奖结果。
参与论坛的领导及嘉宾分别为获奖作者颁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治理法学学科带头人徐汉明教授作第十一届“法治社会·长江论坛”综述。他说,本届论坛以“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为主题,聚焦中国式社会治理法治化的理论创新研究、健全社会治理体系的研究、社会治理法治化效能提升的研究、数字时代社会治理的制度因应的研究、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实践探索五个专题开展了系统性、前瞻性、建设性的学术研讨,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与会专家认为,“法治轨道”是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文化当中的轨道和现代法治精神融为一体提出的原创性的概念,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法治轨道上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做到道不变、志不改;坚持法治先行,坚持法治优先发展的战略,不断的完善社会治理的法治体系、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筑好法治轨道;把法治精神、法治原则等,纳入到、嵌入到我们社会治理的全过程,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各个方面。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新时代社会治理法治理论由一系列基本命题、核心范畴、系列观点所构成,涵盖六个维度十八个方面的系列观点,这包括:基本命题维度的“原理论”“原则论”“规律论”;政治保证维度的“保证论”“宗旨论”“地位论”;顶层设计维度的“布局论”“互动论”“全球论”;实施方略维度的“格局论”“体系论”“民主论”;重点领域维度的“基层治理论”“城市治理论”“网络治理论”“边疆治理论”;治理方法维度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论”“预防性治理论”,构成了体系完备、结构严密、内涵丰富、具有成熟哲学辩证方法与鲜明实践面向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蕴含着深邃的公理、政理、法理、哲理价值,展现出实践性、科学性和时代性的总体性特征,彰显出其独特的理论品质。
围绕“中国式社会治理法治化”核心议题,与会专家从理论、制度、实践、文化等维度展开深入交流,汇聚了来自理论界与实务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典型经验,从理论上系统回应了从“制度设计—文化嵌入—机制运行”的社会治理创新的法治逻辑。与会专家围绕文化根基的激活转化、制度整合的范式跃迁、典型经验的提炼与制度转化、司法嵌入与多元共治等展开研究,这些研究预示着一条融合本土文化智慧、制度整合逻辑与协同机制设计的中国式社会治理法治化路径正加速形成。
与会专家认为,社会治理体系不仅是制度文本的更新,更是法治回应复杂社会结构与多维行为模式的能力。当下,传统法律制度正面临刑事政策张力、新兴犯罪演化、行政权能扩张、跨域治理碎片化、网络空间秩序重构等多重挑战。与会专家聚焦“轻罪治理”中的前科消灭机制、“技术犯罪”中的虚拟货币规制难题、“整体性治理”中的跨区域制度安排等议题,均体现出对这一趋势精准捕捉与理论回应。
围绕社会治理法治化效能提升的研究,与会专家在选题上紧扣数字化、未成年人保护与社会治理等时代性议题,体现出当前法治研究对新兴问题的快速响应与结构性重塑。大家认为技术演进催生出多样化的新型行为样态,其通过实证研究、跨学科视角和制度分析,对未成年人保护、教育治理、刑法规制与矛盾纠纷化解等领域进行了探索,展现出理论创新与实践回应相结合的研究趋势。
围绕数字时代社会治理的制度因应的研究,与会专家从动态产权理论、双轴治理范式及全流程动态监管等标识性概念,创新提出多学科融合的数据产权框架、以互联互通与必需数字设施为核心的AI反垄断治理体系,以及“技术谦抑”与“模型即服务”驱动的公权力场景风险防控模型,构建了涵盖理价值、制度协同的系统性治理框架,具有有跨领域、前沿性、现实针对性的特点。与会学者还从公权实践、私法争议到市场规制的全链条对技术风险的识别、制度设计、话语体系进行前沿探索,为构建对智能社会中的法治秩序构建提供助力。
围绕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实践探索研究,与会专家从制度建构、技术赋能、多元协同等多维视角对“乡村振兴”“民主法治示范村”“一站式调解中心”“幸福食堂”“和美网格”“金豆工程”“村民说事会”等现实治理场景开展丰富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紧扣政策试验田与制度创新现场,力图在地方治理经验中提炼具有辨识度的概念、多维知识谱系与可推广的经验,相关研究成果对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提供了智力支持。
中国行为法学会总监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原副校长李文燕宣布第十二届“法治社会·长江论坛”主办单位。他说,论坛紧贴法治社会前沿问题,以高质量、高规格、国际化为办会宗旨,汇集国内外专家智识,助推“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传播“中国话语”,现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一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扬州大学、中国行为法学会、安徽师范大学的代表上台进行第十二届“法治社会·长江论坛”会标交接。
第十二届“法治社会·长江论坛”主办单位代表,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院长郭泽强讲话,表示将以行动为笔、以智慧为墨,积极筹备好下一届论坛的各项工作,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赓续奉献智识。(通讯员:朱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