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鹏飞集团 5G + 中央调度指挥管理中心,眼前的巨型 LED 屏幕如星空铺展,山西孝义矿口的皮带运输机吞吐原煤的画面刚过,湖北十堰氢能重卡生产基地的装配线便跃然屏上。调度员指尖轻点,千里外的生产实景即刻切换。工程师在旁介绍:“这就是我们的‘中枢大脑’,能运筹矿井与工厂,实现决胜千里之外。”
(供图:赵欣)
一张网织就的智慧生态
近 5000 平方米的指挥中心里,七大智慧平台是核心支柱。云计算底座支撑着安防、矿山、工厂、巡检、经营等模块,数据如血脉般在此奔流。借助与华为共建的万兆光纤网络,吕梁、晋城等四地厂矿的生产信息实时汇聚。屏幕一角的环保数据引人注目,190 个微观监测站每日输送 5000 余条污染物指标,一旦烟气排放值超标,红色警报会立即弹出。“从废水到废气,系统让污染无所遁形。” 工程师指着实时曲线说。
井下之眼:AI 重塑矿山安全
常信煤矿的实时画面成为焦点。井下巷道中,矿工安全帽佩戴识别框随人员移动闪烁。“过去查‘三违’靠人盯监控,30 个屏幕看 1 分钟就眼花。” 现场技术负责人调出 “智慧视觉三违管理平台”,这是鹏飞与小视科技合作的成果。AI 算法在井口扫描,未系安全绳、违规跨越传送带等行为瞬间被捕捉,预警信息同步推送至班长手机。
“三违行为月度下降 90%,每年省下 5000 万事故损失!”
更深处的工作面,一台防爆巡检机器人沿轨道滑行,头顶激光传感器扫描设备温度。5G 网络将振动数据传回中台,可预判风机轴承损耗状态。“机器人替人下井,险活累活从此交给钢铁身躯。”
调度革命:从 “人海战术” 到 “智能闭环”
“鹰眼系统 3 公里外能辨人眉目,真正实现‘人在做天在看’。” 鹏飞互联网部部长刘峰点开安防模块。屏幕上,2000 路视频流经 AI 算法解析,厂区物流车辆超速被自动标记,仓库物资堆放倾斜触发告警,消防通道的临时杂物也能被发现。过去需 50 人轮班监控的场景,如今只需中央调度室 10 人团队指挥全局。
智慧经营平台前的一组对比数据令人震撼:焦化厂人力成本下降 35%,设备故障率降低 22%,氢能重卡生产线因智能排产提升交付效率 40%。“从安全生产到经营决策,数据驱动取代了经验主义。” 调度室负责人自豪地说。
生态赋能:数智基因催生绿色裂变
观摩尾声,大屏切换至鹏湾氢港产业园全景。制氢电解槽数据流与加氢站订单信息在云端交织,展现出鹏飞 “制 - 储 - 运 - 加 - 用” 氢能全产业链的布局。三个月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莱维特到访时曾惊叹:“传统能源企业竟把DNA般的精密逻辑注入产业生态!” 此时,调度员正远程调整氢能物流车路线,每节省一公里,都在为 “百万吨氢能供给基地” 的蓝图助力。
煤海巨轮的 “智变” 哲学
鹏飞数智中控平台的价值远超技术陈列:
安全升维:三违识别从 “事后追责” 到 “秒级阻断”,矿山死亡率趋近于零。
效率革命:5G + 机器人使焦化厂巡检效率提升 5 倍,故障停机缩短 70%。
生态重构:氢能全链条数据反哺煤炭业务,低碳转型成本降低 30%。
离场回望指挥中心,那块巨屏依旧流光溢彩。这座耗资数亿的 “数智大脑”,不仅是山西民企的转型标杆,当机器人行走井下、氢能车奔驰国道、数据流贯通矿山与云端,中国能源产业的智能化基因正在黄土高原蓬勃发展。
指挥中心巨屏一角,实时跳动着当日减碳量:“152 吨”。
数字背后,一场由数据驱动的能源革命正扬帆起航。
《鹏飞实践录》融媒专题由中国实践智库融媒独家策划,联合多家央媒,以“实践”为核心,深入记录鹏飞集团在能源升级、氢能布局、文旅开发,乡村振兴等全产业链转型的具体举措与成果。旨在依托央媒矩阵公信力,客观呈现企业实干路径,引导舆论,助力消解网络不实信息,重塑公众对企业的认知,也为山西高质量转型之路提供实践样本。专题统筹:秦前松。